李雪英王明娟周璐璐分享成长坚持的力量

战术智慧解读 7049

10月10日晚,福建师范大学迎来了中国举重奥运金牌团队。当载着奥运冠军的中巴车停在礼堂门口,冠军们走下车的一瞬间,成百上千的学生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尖叫声,以人墙之势把通道围堵起来。 李雪英、王明娟、周璐璐,3位从事举重运动的女孩,“力拔山兮”般拿到3个奥运冠军,这对于一路读书升入大学的学生们而言,自然是新鲜和有趣的话题。为了做好冠军访谈,央视解说举重比赛的“御用”主持人周英杰也来到现场。“在介绍我的时候我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但这热度让我实在受不了了。”访谈前不得已换上短袖T恤,周英杰被现场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希望这样可以与大家更加亲近。”台下学生们掌声雷动。

李雪英:感谢磨难

“雪英姐15岁就进国家队,大家猜她今年的年龄?”在大学生女主持的引导下,女举58公斤级冠军李雪英第一个和大家开始互动。“18!”台下的学生们很踊跃很配合,“其实雪英姐跟我们在座的大学生年龄相仿,她是1990年生人,现在已经是奥运冠军了!” 很多人说李雪英是陈艳青的接班人,这个说法一直激励李雪英,对她而言是压力更是动力。“她是前辈,是两届奥运会冠军,我只有朝着她去追赶。”在这辛苦的追赶之路上,最让她记忆深刻的还是自己的第一个大赛——2009年全运会的横空出世。“全运会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大赛,那一年我付出了太多的辛苦,训练过程记忆特别深刻,那也是我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冠军。” 很多人都知道,李雪英是在姐姐李雪久的引领下走进举重馆的,当时李雪久已经小有名气了,还曾拿过世锦赛金牌。“这个行业是姐姐带我进来的,那时我比较好动,姐姐已经有些成绩了,她就跟我说你来试试吧。”自己能青出于蓝,李雪英感谢姐姐的关怀,更感谢自己一路走来经历的磨难。“这一路有过很艰苦很痛苦的事情,但我能有机会得到这些痛苦,去磨练自己,我还是觉得自己比较幸运。虽然平时也会有很多磨难来考验我,但是我觉得我能承受住,坚强地走到现在,我对自己还比较满意。”

王明娟:捍卫梦想

“其实已经拿到冠军了,但我想证明中国举重的实力,证明自己可以达到更好的成绩,所以选择冲击新重量,却导致我左膝膑骨韧带几乎完全断裂。”当讲起2003年温哥华世锦赛的一段往事时,48公斤级冠军王明娟感动了台下所有人。大家感动的不仅是3届12年终圆奥运梦的坚持,还有这个身高只有1.50米的娇小女孩,却可以扛起“中国力量”这面旗帜。 2002、2003两届世锦赛冠军,结果因膝伤泪别雅典;2005、2006又连拿两届世锦赛冠军,结果2008年之前再次被伤病击倒!“这孩子太倒霉了!很多人以为2008年后王明娟可能就退役了,但她一直坚持到伦敦奥运会选拔的最后一刻。”央视主持人周英杰丝毫不掩饰对王明娟的心疼。 其实外界对王明娟能前往伦敦,曾有过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质疑,她到底有没有受到影响?“当我知道自己可以去伦敦时,我就杜绝了一切外界对我的干扰,因为我想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去完成我这么多年的梦想,那时我心里就一个信念:只要让我王明娟去,我就一定拿下这块奥运金牌!这既是对关心爱护我的领导、教练和队友最好的回报,也是对那些不懂举重的质疑声最好的回应!” 有志气更有实力,王明娟圆梦了!“其实我在举重队真的算是老运动员了,我为了能争取去一届奥运会,坚持了3届12年!”王明娟不仅在举重台上霸气十足,在舞台上也很会煽动气氛。有观众问她有没有撑不下去的时候?她笑着说:“举重是枯燥、辛苦的运动,我觉得有两句话最有用:第一,如果有梦想你就去捍卫,直到成功的那一刻;第二,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周璐璐:再拼一把

相比李雪英和王明娟,憨态可掬的周璐璐更有亲和力,台下总是笑嘻嘻,没脾气的璐璐走到哪儿都特有人缘。 “现在回看比赛录像,还是很激动。”当现场放完周璐璐的比赛集锦时,她乐了。 “你当时有没有觉得卡什丽娜的教练发昏了,当时要错重量,否则有可能是她夺冠。”主持人调侃起来。 “当时只专注自己比赛了,没去算她应该加多少公斤。”周璐璐实诚的回答引来台下笑声一片。 说起未来几年的规划,周璐璐一丝不苟起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练,把基础打好,里约肯定是想再拼一把!” 随后的微博提问又让大家笑作一团。“璐璐姐,我们很惊讶地了解到您最喜欢的是刺绣,可以谈谈怎么喜欢上刺绣的吗?”“因为那时比较流行嘛,”台下爆笑声四起,周璐璐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我不会刺绣,是十字绣而已。” “刚才的录像上,周璐璐在试举之前吼了一声,能不能现场给我们再示范一次?”大家的问题也够刁难的。“现在感觉肯定没有当时那么有气魄。”璐璐害羞起来,清了清嗓子之后飘出一句“轻松!”虽没有了台上的霸气,却也不失可爱温柔。 “这是很多运动员上台前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方法,”解说举重比赛多年的周英杰很了解这句话的作用,“意思是这重量轻松!”

(袁雪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