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资料,但文内引注不足,部分内容的来源仍然不明。 (2023年3月22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加以改善。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3年3月22日)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世界棒球经典赛(英语:World Baseball Classic;缩写:WBC)是由美国职棒大联盟、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工会共同策划的国际棒球赛事,由世界棒垒球联盟认可与合作,世界各洲皆有球队参赛,首届在2006年3月举行[1]。世界棒球经典赛是首次有大量大联盟球员参与的高水准赛事[2]。截至2023年已举办5届。[3]
世界棒球经典赛 即将展开的赛季或赛事世界棒球经典赛标志运动棒球创立2005年 (2005)首赛季2006年队伍数20队(决赛)应届冠军 日本(第 3 次)夺冠最多 日本(3 次)
2006年举办的第一届棒球经典赛,在经过为期18天、共39场的激战后,由日本夺得首届冠军[4],古巴名列亚军[4]。
由于赛事的成功,各国纷纷争取参赛机会。其中,不乏第一届棒球经典赛、第二届棒球经典赛遗珠,譬如尼加拉瓜、哥伦比亚,而具有一定棒球发展程度隶属于荷兰王国自治国古拉索、阿鲁巴虽拥有代表队,但都暂循第一届经典赛模式,接受加入荷兰国家队的征召;2012年增加了资格赛环节,向过去没参与的国家(如尼加拉瓜、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捷克、新西兰、以色列)提供机会来晋级参赛。
第五届世界棒球经典赛于2023年3月8日开始比赛,最终由日本队击败美国队夺冠。[5]
2009年经典赛决赛的日韩大战。
目录
1 筹备过程
2 大会概要
3 赛制
3.1 2006年
3.2 2009年
3.3 2013年
3.4 2017年
3.5 2023、2026年
4 特殊规则
4.1 球员资格
4.2 投手用球数限制
4.3 投手休息天数限制
4.4 单循环赛局限
5 历届赛事结果
6 成绩
6.1 排行
6.2 参赛国家成绩
6.3 资格赛参赛国家成绩
6.4 累积胜负
7 历届最有价值球员
8 WBC全明星队
8.1 2006年
8.2 2009年
8.3 2013年
8.4 2017年
8.5 2023年
9 荣誉
10 评价
11 另见
12 参考资料
13 外部链接
筹备过程
编辑
2005年,第117次国际奥委会会议决议从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取消棒球项目后[6],一些棒球的主力国家倡议举行开放大联盟球员参与的棒球比赛。
一直纷纷扰扰、无法定案的世界级棒球大赛,终于在2005年10月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批准下确定参与,进而正式成行。主办单位是美国职棒大联盟(MLB)、美国职棒大联盟球员工会(MLBPA),并与国际棒总(现世界棒垒球联盟)、日本棒球机构(NPB)及韩国棒球委员会(KBO)合作所组成。
至于赛事的名称,几经考量后,为了与两年一次的世界杯棒球赛有所区隔,也不能取为现行大联盟总冠军赛的世界大赛,决定采用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又称“仲夏经典”,以及世界大赛又称“秋季经典”的模式,将这项大赛命名为世界棒球经典赛。而世界杯棒球赛于2011年之后已停办,世界棒垒球联盟在2015年举办世界棒球12强赛,并与世界棒球经典赛交替举办。
大会概要
编辑
第一届比赛:于2006年3月3日-20日,有16队参赛,共分为4组(各4队)打循环赛,分为4阶段(初赛、复赛、准决赛、决赛)进行。
第二届比赛:于2009年3月5日-23日举行,并订下之后“每4年举办一次”的规则。
第三届比赛:于2013年3月2日-19日举行。
第四届比赛:于2017年3月6日-22日举行。
第五届比赛:确定由16队扩大至20队,原订于2021年3月9日-23日举行,但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蔓延,延至2023年3月8日-21日举行[7]。
第六届比赛:于2026年3月5日-17日举行。
赛制
编辑
2006年
编辑
初赛与复赛均采单循环赛,4队取分组前两名晋级,复赛不计初赛的战绩。
分组排名依照胜率排序,和局计为0.5胜0.5败(比到第14局为止)。
若两队以上胜率相同,则和国际棒球总会所规定一样,依照下列顺序来决定:(只看需要比较的队伍,其他不计)
胜负关系
失分率(失分除以防守局数)
自责分率(自责分除以防守局数)
队伍打击率
大会掷铜板决定
准决赛为单败淘汰制,胜队晋级冠军战,败队不进行季军战而并列第三。
2009年
编辑
初赛与复赛采双败淘汰制。
准决赛为单败淘汰制,胜队晋级冠军战,败队不进行季军战而并列第三。
2013年
编辑
分组预赛将改回2006年的单循环小组赛制;八强复赛则仍维持修正过的双败淘汰制。在2009年预赛各组最后一名球队,必须先与其他经邀请之参赛国进行资格赛晋级后,才能进入会内赛;尔后每届首轮比赛预赛各组最后一名之球队,下届比赛必须与其他经邀请之参赛国进行资格赛晋级,才能进入会内赛。
预赛若两队以上战绩相同,则依下列方式决定名次:
若两队战绩相同,则比较该两队在预赛中之对战。
若三队战绩相同且互有胜负,则比较该三队间比赛间之得失分率(得分率-失分率)。
得分率=总得分/总攻击局数;失分率=总失分/总防守局数
比较完得失分率后,若仍有两队成绩相同,则比较该两队预赛中之对战;若仍有三队成绩相同,则再比较三队间比赛之自责得失分率。
比较完自责得失分率后,若仍有两队成绩相同,则比较该两队预赛中之对战;若仍有三队成绩相同,则再比较三队间比赛间之团队打击率。
比较完打击率后,若仍有两队成绩相同,则比较该两队预赛中之对战;若仍有三队成绩相同,则掷铜板决定名次。
准决赛为单败淘汰制,胜队晋级冠军战,败队不进行季军战而并列第三。
2017年
编辑
初赛与复赛均采循环赛,取分组前两名晋级,复赛不计初赛的战绩。
分组排名依照胜率排序。
若两队以上胜率相同,则和国际棒球总会所规定一样,依照下列顺序来决定:(只看需要比较的队伍,其他不计)
若两队战绩相同,则比较该两队在预赛中之对战。
若三队战绩相同且互有胜负(2胜1败并列第一或1胜2败并列第二),则比较该三队间比赛间失分率依序排名。
失分率=总失分/总防守局数。
比较完失分率后,若仍有成绩相同情况,则再比较自责失分率。
自责失分率=总自责失分/总防守局数
比较完自责失分率后,若仍有成绩相同情况,则再比较三队间比赛间之团队打击率。
比较完打击率后,若仍有三队成绩相同,则大会抽签决定。
三队战绩相同为2胜1败并列第一或1胜2败并列第二时,先依照上列顺序来决定第一名确定晋级或最后一名确定淘汰,剩余两队再加赛一场来决定晋级或淘汰。
准决赛为单败淘汰制,胜队晋级冠军战,败队不进行季军战而并列第三。
2023、2026年
编辑
初赛采循环赛(5队 X 4组),取分组前两名晋级八强淘汰赛。
分组排名依照胜率排序。
八强赛起为单败淘汰制。
特殊规则
编辑
球员资格
编辑
最新一届的代表国家队(国籍)认定,球员只要符合以下资格之一,即可代表该国球队参赛
曾入选该国家队最终名单,并参加过世界棒球经典赛(WBC)资格赛或正式赛事的任何一轮比赛
拥有该国家或地区的公民身份(需提出该国护照,必须在资格赛开赛前至少3个月内有效)
拥有该国家或地区的永久居留权(需提出世界棒球经典赛公司(WBCI)认可的相关证明文件
在该国家或地区出生(需提供出生证明或等同文件
父亲或母亲为该国家或地区的公民(若已去世,亦须提供护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公民身份的文件)
父亲或母亲出生于该国家或地区(需提供出生证明或等同文件作
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依据该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他若申请该国国籍或护照,将能够获得公民身份(但不得涉及该国家要求球员放弃现有国籍的条件)[8]
投手用球数限制
编辑
各区预赛:65球(第一、三、四、五届)、70球(第二届)
八强复赛:80球(第一、三、四、五届)、85球(第二届)
准决赛、决赛:95球(第一、三、四、五届)、100球(第二届)
备注:
若投手在面对某一打者时达到投球限制,可以投到这个打席结束为止再换投。
先发投手只要投满三局即有胜投资格。
投手休息天数限制
编辑
投满50球以上,需休息4天才可上场。
投满30〜49球或连续2天未满30球,需休息1天才可上场。
单循环赛局限
编辑
第一届
在各地区预赛及八强赛,延长赛最多打满14局,若至14局结束两队仍维持平手则以和局收场。
和局成立,若有球员因为受伤而退出球队,该队可以先前所缴交的60人名单中的球员入替,但递补入队的球员须在下一轮赛事才可出赛。
第三届
无局数限制,但自第13局起采用突破僵局制。
第四届
无局数限制,但自第11局起采用突破僵局制。
历届赛事结果
编辑
年度
决赛地点
决赛
准决赛
冠军
比数
亚军
季军
殿军
2006年详细
美国圣地亚哥
日本
10 - 6
古巴
韩国
多米尼加
2009年详细
美国洛杉矶
日本
5 - 3
韩国
委内瑞拉
美国
2013年详细
美国旧金山
多米尼加
3 - 0
波多黎各
日本
荷兰
2017年详细
美国洛杉矶
美国
8 - 0
波多黎各
日本
荷兰
2023年详细
美国迈阿密
日本
3 - 2
美国
墨西哥
古巴
2026年详细
美国迈阿密
備註:2021年世界棒球经典赛因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在全世界扩散之因素,延期举办至2023年亦改名为202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成绩
编辑
排行
编辑
排名
国家或地区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总计
1
日本
3
0
2
0
5
2
美国
1
1
0
1
3
3
多米尼加
1
0
0
1
2
4
波多黎各
0
2
0
0
2
5
韩国
0
1
1
0
2
6
古巴
0
1
0
1
2
7
委内瑞拉
0
0
1
0
1
7
墨西哥
0
0
1
0
1
9
荷兰
0
0
0
2
2
参赛国家成绩
编辑
依各国的最佳成绩与参加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的国家所制成的地图
2006年与2009年由同样的16个国家参赛,不过从2013年开始,则按照上一届成绩最佳的12个国家直接晋级,另外4个资格由其他16队角逐。[9]
国家
# 参赛次数
连续参赛次数纪录
连续参赛次数
首次参赛
最近一次参赛
最佳成绩
澳大利亚
5
5
5
2006
2023
l !第7名 (2023)
巴西
1
1
0
2013
2013
n !第14名 (2013)
加拿大
5
5
5
2006
2023
i !第9名 (2006)
中国
5
5
5
2006
2023
k !第11名 (2009)
中华台北
5
5
5
2006
2023
h !第8名 (2013)
古巴
5
5
5
2006
2023
b !亚军 (2006)
多米尼加
5
5
5
2006
2023
a !冠军 (2013)
以色列
2
2
2
2017
2023
f !第6名 (2017)
意大利
5
5
5
2006
2023
g !第7名 (2013)
日本
5
5
5
2006
2023
a !冠军 (2006、2009、2023)
墨西哥
5
5
5
2006
2023
c !季军 (2023)
荷兰
5
5
5
2006
2023
d !殿军(2013、2017)
巴拿马
3
2
0
2006
2023
n !第10名 (2023)
波多黎各
5
5
5
2006
2023
b !亚军 (2013、2017)
南非
2
2
0
2006
2009
p !第16名 (2006、2009)
韩国
5
5
5
2006
2023
b !亚军 (2009)
西班牙
1
1
0
2013
2013
o !第15名 (2013)
美国
5
5
5
2006
2023
a !冠军 (2017)
哥伦比亚
2
2
2
2017
2023
o !第12名 (2017)
委内瑞拉
5
5
5
2006
2023
c !季军 (2009)
捷克
1
1
0
2023
2023
o !第15名 (2023)
英国
1
1
0
2023
2023
o !第16名 (2023)
尼加拉瓜
1
1
0
2023
2023
o !第19名 (2023)
资格赛参赛国家成绩
编辑
国家
# 参赛次数
首次参赛
最近一次参赛
澳大利亚
1
2017
2017
墨西哥
1
2017
2017
新西兰
2
2013
2023
尼加拉瓜
2
2013
2023
巴基斯坦
1
2017
2023
巴拿马
1
2017
2023
菲律宾
2
2013
2023
南非
2
2013
2017
西班牙
2
2013
2025
累积胜负
编辑
包括2006〜2023年共五届的成绩,但资格赛并未计算在内。
国家
胜
败
胜率
参赛次数
最佳成绩
日本
30
8
.789
5
a !冠军 (2006, 2009, 2023)
多米尼加
20
8
.714
5
a !冠军 (2013)
波多黎各
23
11
.676
5
b !亚军 (2013, 2017)
韩国
17
9
.654
5
b !亚军 (2009)
以色列
5
5
.500
2
f !第6名 (2017)
古巴
18
14
.563
5
b !亚军 (2006)
美国
21
14
.600
5
a !冠军 (2017)
委内瑞拉
16
13
.551
5
c !季军 (2009)
荷兰
13
15
.464
5
d !殿军 (2013, 2017)
墨西哥
11
13
.458
5
c !季军 (2023)
意大利
7
14
.333
5
g !第7名 (2013)
哥伦比亚
2
5
.286
2
l !第12名 (2017)
加拿大
5
10
.333
5
i !第9名 (2006)
中华台北
5
12
.294
5
h !第8名 (2013)
澳大利亚
5
12
.294
5
j !第7名 (2023)
中国
2
16
.111
5
k !第11名 (2009)
巴西
0
3
.000
1
n !第14名 (2013)
西班牙
0
3
.000
1
o !第15名 (2013)
巴拿马
2
7
.222
3
n !第10名 (2023)
南非
0
5
.000
2
p !第16名 (2006, 2009)
英国
1
3
.250
1
n !第16名 (2023)
捷克
1
3
.250
1
n !第15名 (2023)
尼加拉瓜
0
4
.000
1
n !第19名 (2023)
历届最有价值球员
编辑
2006年: 松坂大辅
2009年: 松坂大辅
2013年: 罗宾森·坎诺
2017年: 马可仕·史卓曼
2023年: 大谷翔平
WBC全明星队
编辑
2006年
编辑
守位
获选球员
捕手
里崎智也
一垒手
李承烨
二垒手
尤里斯基·古力欧
游击手
德瑞克·基特
三垒手
艾德里安·贝尔垂
外野手
肯·小葛瑞菲
李锺范
铃木一朗
指定打击
尤安迪·伽洛勃(英语:Yoandy Garlobo)
投手
亚度·马提(英语:Yadel Marti)
松坂大辅
朴赞浩
2009年
编辑
守位
获选球员
捕手
伊凡·罗德里奎兹
一垒手
金泰均
二垒手
荷西·罗培兹
游击手
吉米·罗林斯
三垒手
李杋浩
外野手
青木宣亲
弗雷德里克·塞佩达
约尼斯·塞佩达斯
指定打击
金贤洙
投手
奉重根
岩隈久志
松坂大辅
2013年
编辑
守位
获选球员
捕手
雅迪尔·莫里纳
一垒手
埃德温·恩卡纳西翁
二垒手
罗宾森·坎诺
游击手
何塞·雷耶斯
三垒手
大卫·莱特
外野手
安格尔·帕根(英语:Ángel Pagán)
尼尔森·克鲁斯
麦可·桑德斯
指定打击
井端弘和
投手
前田健太
尼尔森·费古洛
费南多·罗尼
2017年
编辑
位置
获选球员
捕手
雅迪尔·莫里纳
一垒手
艾瑞克·霍斯摩
二垒手
哈维尔·巴耶兹
三垒手
卡洛斯·柯瑞亚
游击手
法兰西斯科·林多尔
外野手
弗拉迪米尔·巴伦汀
格瑞戈里·波朗柯
克里斯蒂安·叶力奇
指定打击
卡洛斯·贝尔川
投手
千贺滉大
马可仕·史卓曼
乔许·泽德(英语:Josh Zeid)
2023年
编辑
位置
获选球员
捕手
萨尔瓦多·培瑞兹
一垒手
张育成
二垒手
哈维尔·巴耶兹
三垒手
约恩·孟卡达
游击手
崔亚·特纳
外野手
吉田正尚
麦可·楚奥特
蓝迪·亚罗萨伦纳
指定打击
大谷翔平
投手
大谷翔平
派翠克·桑多瓦尔(英语:Patrick Sandoval)
米格尔·罗梅洛(英语:Miguel Romero)
荣誉
编辑
安放在野球体育博物馆的纪念物品
获胜队伍可获得银冠军奖杯。而至前三届为止,日本的两座奖杯被保存在野球体育博物馆展示,多米尼加则放置棒球协会中。
评价
编辑
虽然世界棒球经典赛诞生至今仍未满20年,但在流行棒球运动的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此项赛事获得了非常高的瞩目度。尤其在日本,由于棒球被普遍视为是最受欢迎的国民运动之一,加上每届赛事超过一半以上的比赛赞助商均来自日本[10],使赛事在日本的瞩目程度更甚于足球的世界杯比赛。在比赛前数月,日本各大媒体便会透过新闻报导与电视节目为赛事预热,而日本队亦在每届赛事都派上包括大联盟选手在内的精锐球员,务求取得佳绩。同时,在日本举办的场次入场人数亦在各主办国中高据榜首;而电视直播也获得非常高的收视率。以202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为例,日本队所有比赛的收视率都超过了40%,直接包揽了当年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上的头5名[11]。电视台在早上到晚间新闻都会插播有关经典赛的各种话题报道,甚至还有公司为了观看决赛而让公司全体员工放假[12]。
至于在同样流行棒球运动的韩国与台湾,经典赛亦有非常可观的瞩目度[13]。而于世界公认棒球水平最高的美国,由于大联盟的明星选手对此项赛事一贯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至使比赛的注目度远远不及超级杯等美式橄榄球赛事,观众人数只与NBA赛事不相上下。在2023年的经典赛决赛,美国的收看人数虽然创下了达520万人收看的记录[14],但与北美洲另外三大职业运动相比,受众仍然偏低(NBA总决赛收看人数达1240万,而超级杯更高达1亿人收看)。至于在棒球并非主流运动的其它各国,此项赛事则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美国新闻界从宣布要举办经典赛之时,曾经怀疑这个赛事会不会成功。然而,在首届赛事成功举办后,有许多场面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例如委内瑞拉和多米尼加在初赛时的那场对战等等。每个球场的进场人数也超乎预料,包括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的席然毕松球场。它的一万九千个座位,在初赛与复赛阶段,只要有波多黎各出赛的场次都爆满。ESPN的发言人Diane Lamb也提到,虽然国际收视率资料还没统计完毕,不过收看节目的人数应该相当地高。此外,大会总共发出了四千张以上的采访证,这个数字远超过大联盟的世界大赛和奥运比赛,表示这项赛事成功地达到将棒球推广至国际的目标。体育专栏作家Tom Verducci也报导说:“在初赛阶段卖出的相关商品比有关单位针对整个17天赛事所估算的还要多。”[15]他也提到,在有些时候,委内瑞拉队的制服甚至以每六秒钟一件的速度卖出。
另见
编辑
棒球主题
世界棒球12强赛
世界杯女子棒球赛
参考资料
编辑
^ 罗惠龄. 經典賽開幕!. 自由电子报. 2006-03-03 [201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中文).
^ 体育组. 爭搶世界之冠 King of The World. 自由电子报. 2006-03-02 [201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5) (中文).
^ IBAF introduces new Format of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s. IBAF.org. 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 [4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 4.0 4.1 王英明、罗惠龄. 《WBC》日本 No.1. 自由电子报. 2006-03-22 [201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9) (中文).
^ 经典赛大谷翔平9局关门再见三振 日本击败美国夺第3冠【更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23年3月22日
^ 吴清正. 經典賽專刊》經典賽 棒壇的頂點. 自由电子报. 2013-03-01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中文).
^ World Baseball Classic Moved By MLB and Union To 2023 With 20-Team Field. Sportico The Business of Sports. 2020-08-12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 台湾败给仅1人“纯本土”的西班牙 WBC资格赛国籍认定宽松,东森新闻云,2025-2-22
^ Stats. World Baseball Classic.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 WBCを支えるスポンサーを解説. SPAIA. [202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日语).
^ 【侍ジャパン】WBC視聴率全7戦40%超え…決勝は42・4% 瞬間最高は大谷締めVの46%. スポーツ报知. 2023-03-24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日语).
^ 世界一“休みベタ”な日本人 「WBC休暇」がこれほどまで喝采を浴びたワケ. ITmedia ビジネスオンライン.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日语).
^ WBC預賽台中開打! 台灣再掀棒球熱|#鏡新聞. Yahoo News.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中文(台湾)).
^ Jones, Rory. World Baseball Classic final delivers record 5.2m US viewers. SportsPro. 2023-03-23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 SI.com - Writers - Better than advertised (cont.). 2006-03-14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4).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报导:世界棒球经典赛专题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世界棒球经典赛
官方网站
世界棒球经典赛的Facebook专页
世界棒球经典赛的Instagram账户
世界棒球经典赛的X(前Twitter)账号
YouTube上的世界棒球经典赛频道
世界棒球经典赛在台湾棒球维基馆上的页面(繁体中文)